• 时尚

    夏帕瑞丽·艾尔莎Schiaparelli Elsa

    夏帕瑞丽·艾尔莎Schiaparelli Elsa是意大利式样设计师和裁缝,1890年9月10日生于罗马,1973年11月13日卒于巴黎。她被认为是20世纪上半期仅次于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在时尚界具有第二大影响力的人物。她发明了“鲜粉红色”或者说“氖粉红色”。她来自罗马皮埃蒙特(Piedmont)大区的一个著名的知识分子家庭,在柯锡尼宫殿(Palazzo Corsini)里出生,因此艾尔莎的童年沉浸在文化的熏陶之中,而且过的非常富足。艾尔莎的母亲来自那不勒斯的一个贵族家庭,是美第奇(Medici.)的后代。 1875年,国王埃马努埃莱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提名艾尔莎的父亲为林琴科学院图书馆(Accademia dei Lincei library)馆长。他们一家人也因此搬进柯锡尼宫殿中居住。艾尔莎是一个天生活泼、怀揣演员梦想的女孩。当然,家人反对这个梦想。固执的她并没有因此放弃梦想,仍坚持学习诗歌。没多久,她就在一部分人中小有名气,不过家人对此仍然持反对意见。她的朋友用“夏帕”(Schiap)这个昵称帮她在瑞士的寄宿学校报了名。1913年,她搬到伦敦,在那里遇见了威廉姆伯爵(count William of Wendt of Kerlor),两人一见钟情。1914年,两个人相遇短短几个月后,就踏入了婚姻的殿堂。1919年,这对恋人搬到纽约,没过多久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果果(Gogo)出生了(1920)。然而,这段婚姻并没有驱散艾尔莎的“孤独感”。情况变得越来越糟,艾尔莎的父亲无疾而终、她的还在襁褓中的孩子也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艾尔莎孤独无望,却不言放弃。正是在这段时期内,艾尔莎开始频繁拜访纽约著名的达达主义先锋派艺术家:曼·雷(Man Ray)、德·迈耶男爵(Baron de Meyer)、阿尔佛雷德??格利兹 (Alfred Stieglitz)以及马歇尔·杜尚(Marcel Duchamp)。1922年,由于她的女儿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她不得已返回了巴黎,寄住在戈比· 比卡比亚(Gaby Picabia)的家中。戈比·皮卡比阿是达达主义艺术家弗朗西斯· 毕卡比亚(Francis Picabia)的妻子。借着戈比和弗朗西斯的帮助,艾尔莎得以直接接触当时的时尚环境。用艾尔莎自己的话来说,正是在拜访了圣奥诺雷市的保罗· 波烈(Paul Poiret)工作室之后,她开始了自己与时尚的“漫长恋爱”。起初,她多次应聘美吉·洛夫(Maggy Rouff)工作室,却没能成功。后来,她决定自己进行设计。她在塞纳街(Rue de Seine)租了一小间公寓,开始设计自己的服装,黑色的毛衣上面带有逼真的图案。她的设计受到了一些人的赞赏,同时美国杂志《Strauss》对她的想法产生了兴趣:她收到了许多订单,于是在1927年又在和平街(Rue de la Paix)4号地址开了第二间工作室。她设计的作品:带有卡通图案的毛衣、带有交叉骨头图案的套头衫、简约球衣风格的浴袍以及带有夏帕瑞丽体育(Schiaparelli pour le sport)标签的首个系列。这些奢华的配饰都是艾尔莎原创的。她坚持自己的风格,从不循规蹈矩。她与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许多大人物进行过持久的合作。她每件服装的色彩、面料、精致设计都是经过不懈的研究和实验而最终确定的。她忠实与自己的风格,就连她的首个作品也是在她被一个穿着针织衫的亚美尼亚避难者吸引后突发灵感设计出来的。于是,艾尔莎将自己介绍给了这位避难者。两位女士建立了合作。艾尔莎负责构思和设计,而那位亚美尼亚女士则负责按照设计制造成品。从那时起,艾尔莎的想象力开始天马行空:带有非洲和立体主义特征的运动服、用报纸碎片制成的面料、以及受超现实主义的启发后设计出来的带有细长螃蟹腿、动物、太阳以及巨大行星的长袍。 除了设计以外,她还是一位优秀的插图家;她的草图十分细致,具有一种罕见的优雅感。从1927年起,艾尔莎成为了可可·香奈儿在法国时尚界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两人设计了两款风格迥异的服装:香奈儿的简约严谨,艾尔莎的奢侈空灵。两个人的迥异风格当然受到两人出身的影响。香奈儿出身贫贱,而艾尔莎出身高贵。然而,这两位都是自由独立、勇敢精明的女士,不惧怕别人的眼光,敢于走自己的道路,永远保持着优雅的姿态。随着名气日益增大,1933年艾尔莎又在伦敦开了一间办事处,位于伦敦罗格夫纳上街(Upper Grosvenor Street)36号。1935年,她将法国的办事处迁至旺多姆广场(Place Vend??me)21号处,聘请了让-米歇尔·法兰克(Jean-Michel…